解碼濟南“氣質”:治霾更註重細節 治污不力會問責

10日上午,看著冬天裡藍藍的天,感受著暖暖的太陽,濟南市民劉女士不禁回憶起幾年前: 我還能記得2012年到2013年的那個冬天,空氣裡時常會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沒想到四年多的時間,空氣就能有這麼大的改善。 抓住霧霾的主要來源,加快從能做快做的事情做起是濟南治霾的務實做法,濟南正是在減煤、控制揚塵和工業生產污染上下瞭大力氣,才換來瞭越來越多的藍天。



王舍人工業北路亮化拆遷現場,水槍在不停地噴水降塵。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張中 攝

淘汰35噸以下小鍋爐

今年8月,隨著商河縣山東齊魯化紡有限公司1臺20噸燃煤鍋爐的淘汰,濟南的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退出瞭歷史的舞臺,濟南也成為瞭全國首個完成這項工作的省會城市。

這對於北方城市濟南來說並非易事,但卻是治霾的必選題。2014年10月30日,濟南市環境保護局公佈2010-2013年度濟南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來源結論中,燃煤是濟南本地污染貢獻中的頭號來源,占比27%。 去年我們淘汰瞭建成區內的131臺、2012蒸噸,今年又淘汰瞭全市范圍內的323臺、1605蒸噸。 濟南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調研員張瑞海說。此外,截至今年10月30日,全市共94臺35噸以上燃煤鍋爐中,90臺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這些35蒸噸以下的鍋爐淘汰後,效果將十分明顯。張瑞海表示,目前經過初步測算,這些鍋爐的淘汰或者替代,預計每年可削減燃煤消耗108.6萬噸,相當於去年采暖期鍋爐燃煤消耗的258.7%,實現減排二氧化硫5841噸,氮氧化物2677噸,煙(粉)塵2237噸,分別比2015年全市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減少18.6%、15.9%、6.7%。

采暖季停工治揚塵

除瞭減少燃煤外,揚塵治理對濟南治霾也至關重要在濟南市環境保護局2014年公佈2010-2013年度濟南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來源結論中,揚塵在濟南本地污染貢獻中占比24%,僅次於燃煤。

今年,濟南首次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4個月的采暖季停止各類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業和房屋拆遷施工。除瞭經審批可進行涉及土石方作業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外,各工地都要停工,這是京津冀聯防聯控通道城市的治霾攻堅行動之一。

來自濟南市環保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濟南有7472個工地,2017年截至10月份有9243個工地,工地數量增加瞭1771個,但今年1 10月,濟南環境空氣質量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已經比2013年同期改善瞭34.7%,細顆粒物則改善瞭41.6%。

揚塵的來源又有工地揚塵、道路揚塵和堆場之分今年,市民在街頭與灑水車偶遇的幾率越來越大。濟南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城區主次道路機掃率已提升至95.4%。

工業企業持證排污

在2010-2013年度濟南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來源結論中,工業生產的污染占本地污染排放的18%。2015年濟南大氣污染物源排放清單的PM2.5成分中,鋼鐵行業排放的污染物占瞭四成,PM10的成分中,鋼鐵行業占瞭24%。

今年7月初濟鋼實現全面停產,庚辰鋼鐵將於年底停產,山東球墨鑄鐵管有限公司2016年已關停,結合鋼鐵行業下行和濟南治霾的實際,濟南的工業生產污染治理中,鋼鐵行業的治理可謂及時。

此外,黃臺電廠的9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被國傢能源局列為2014年煤電機組環保改造示范項目,並率先通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超低排放現場監測,2017年3月在省內首傢取得全國統一編碼的排污許可證。

濟南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孟克非說,環保局正紮實開展工業企業達標提升治理,分時段逐步實施加嚴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目前完成瞭18傢火電企業、5傢造紙企業、19傢水泥企業、2傢鋼鐵企業的排污許可證發放。 和2013年同期相比,濟南市今年1-10月累計改善率中,二氧化硫的改善率最高,達到瞭74.2%。 孟克非說。



濟南庚辰鋼鐵有限公司搬遷也提上議事日程。 記者 張中 攝

9.2萬輛黃標車提前報廢

除瞭抓住最主要的霧霾來源外,濟南治霾也很精細,尾氣污染、油煙污染、 小散亂污 企業排放污染、散煤燃燒污染等點源污染也管起來瞭。

傢住濟南全福立交橋附近的薑女士說,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比較集中,前幾年從這裡走經常看到冒黑煙的汽車。 那時候噴出來的黑氣刺鼻不說,而且黑煙也阻擋視線。後來經過整治,幾乎看到不路上有冒黑煙的機動車瞭! 薑女士說。

在濟南市環境保護局公佈的2010-2013年度濟南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PM2.5)的主要來源結論中,機動車占本地污染貢獻中的15%,是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

來自濟南市環台中冷氣安裝|台中冷氣安裝推薦保局最新的信息顯示,濟南市已經累計淘汰瞭9.2萬輛黃標車,年減排CO 30191.87噸,HC2605.68噸,NO 863.14噸,PM 512.74噸,提前完成黃標車淘汰工作。

小散亂污 納入信息平臺

所謂 小散亂污 企業是指不符合產業政策、當地產業佈局規劃,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土地、環保、工商、質監等手續不全的企業。 企業小,但是排污未必小,因為治污水平比較低。 孟克非說。

今年7月25日,濟南市環保局公佈瞭 小散亂污 企業清單匯總,共摸底排查出該類企業7190傢,分散在各個縣區,涉及塑料制品生產、印刷、水泥制品、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傢具生產、廢物回收、鋸木、石刻、包裝等多個行業。

凡是列入取締整治清單的企業,必須落實 兩斷三清 措施,弄虛作假的要嚴肅追責;要堅持堵疏結合,引導企業實現環保達標生產。11月8日,孟克非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小散亂污企業屬於點源污染,到目前為止基本完成治理整頓,其中5000餘傢清理取締,還有1000餘傢整改提升。

宣戰 露天燒烤

有 串都 之稱的濟南一度被露天燒烤的油煙拖累,今年濟南市內各區公佈瞭 禁烤區 ,濟南市繞城高速內基本全劃定為 禁燒區 。這不是濟南第一次對露天燒烤 宣戰 ,但不可否認,今年這一戰後,濟南的露天燒烤整治有瞭明顯效果。

之前我們整治街道內的十多傢燒烤店時,已經成瞭燒烤協會,進行瞭一定的規范。今年,我們在每傢店門前加裝的攝像頭可以24小時監控有沒有露天燒烤。每個晚上要進行2 3次巡查。 市中區舜玉路街道辦城管科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的露天燒烤整治比去年更有效果,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從監管到燒烤店都形成瞭一種不能再露天燒烤的氛圍。 現在進店吃燒烤,在有油煙裝置的店裡做燒烤已經形成瞭習慣。 市中區舜玉路街道辦城管科相關負責人說。據報道,截至9月底,濟南已關閉瞭900餘傢露天燒烤。

此外,散煤污染也是造成濟南冬天霧霾頻發的主因之一,濟南從2016年開始在濟南城區推廣優質型煤,非優質型煤禁止在城區銷售和燃燒。今年則推廣到全市范圍,濟南的村、鎮都可以買到政府補貼後的清潔煤。經過招標確定清潔煤推廣企業後,政府每噸補貼400元,補貼之後,清潔煤的費用與散煤費用接近,但對環境的污染大大降低。

治霾更精細,有望一企一策

從11月4日早上開始,市民丁偉在拉窗簾之前就做好瞭面對霧霾天氣的準備,可迎接他的卻是藍天。11月3日,濟南發佈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並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可是從3日到7日,濟南的空氣質量一直以良為主,空氣質量指數維持在60到80之間。直到8日0時,濟南解除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

霧霾 爽約 瞭,但這是一次令人愉快的爽約。分析原因,多位環保專傢表示,這是提前預警落實減排、精細化治霾的功勞。

聯毅家電生活館|台中電器行|台中電器行推薦 富士通冷氣6坪|富士通變頻冷氣6坪

王舍人工業北路亮化拆遷現場,水槍在不停地噴水降塵。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張中 攝

監測點 動 靜 結合

治霾現在已經走上一條精準化的路子,實現精準預警必須要保證精準監測和分析。佈設更多的監測點位是第一步。 曾經全市隻有八個國控點位,後來增加瞭十六七個省控點位,再後來又增加瞭三十多個 ,濟南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調研員張瑞海說,濟南今年又增加141個點位,保證所有的街道辦都有點位,實現精準定位。

與固定點位相比,流動的點位則能夠把監測的覆蓋網織得更密。濟南恒通出租車公司駕駛員王和龍之前一點也沒想到,自己也能參與到空氣質量的監測中。9月初,他的出租車上安裝瞭一個全新的頂燈,這個頂燈能同時監測PM2.5和PM10兩項指標,實時傳輸位置和監測數據。每三秒鐘就可以獲得一組數據,每天可覆蓋95%以上的城區機動車道路,通過多車接力可實現24小時連續監測。

所有點位獲得的數據,最終都將匯總到濟南智慧環保監管系統當中,再與系統中收集的監控信息等一起,經過大數據分析,給出治霾的指導意見。孟克非說,但更重要的,這一系統可以幫助管理部門更準確的對大氣污染進行預警預測,從而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市民環保意識覺醒

9日上午,濟南市民張先生在路上發現瞭一輛冒著黑煙的魯A牌照小貨車,拿出手機就拍瞭下來, 這輛車可能是三油催化裝置壞瞭,得讓相關部門提醒他一下 。張先生從2014年開始養成習慣。 有的時候看到瞭就隨手給12345或者12369打個電話,不方便的時候就記錄下來等回傢再打 。

像張先生這樣的熱心市民在濟南越來越多,很多市民都會拿起電話把身邊污染大氣環境的問題向相關部門舉報,以便環保部門進行查處治理。據濟南市環保局12369熱線受理人員介紹,截至2017年10月,全市環保系統通過12345市民熱線和12369環保熱線等投訴渠道受理舉報23089件,較2016年的同期增長26.47%。

市民的環保意識不僅體現在投訴舉報上,還體現在自覺行動中,這一點從春節期間鞭炮的燃放上就能看出來。2017年春節期間,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對燃放煙花爆竹進行瞭市民電話抽樣調查,得到10156個有效樣本,調查結果顯示,春節期間未燃放煙花爆竹的傢庭為9317個,燃放瞭煙花爆竹的傢庭為839個。

濟南市人大法制工作室副主任張瑞介紹,在民意的推動下,《濟南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在今年出臺,並將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立法角度為大氣污染防止提供保障。



奧體中路軌交R3線中鐵四局施工現場,工地四周噴淋系統噴射著水霧起到降低揚塵的作用。 記者 張中 攝

治污不力會被問責

濟南市對於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空前的,這一點具體的工作人員都很有體會。 幾年前,我們如果想要找領導匯報工作,都要找機會,而現在市裡的主要領導經常會找我們來主動詢問大氣污染防治的情況 ,濟南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說。

如果具體點位的污染整治不力,則要面對更嚴重的後果: 同一地方同一類問題連續曝光的,市和縣區紀檢監察機關一律嚴格進行問責 ,這是濟南《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監督檢查的通知》中作出的規定。記者從濟南市紀委瞭解到,今年濟南市紀委就針對濟南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督查組移送的6起大氣污染防治不力問題,依紀依規進行瞭問責。

對於污染環境的企業,在處罰之外,濟南也有辦法。7日,濟南萬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因為暗管排放污水和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被列入瞭環保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名單,將有19部門對其采取28條懲戒措施。

東部老工業區搬遷54傢

搬進萬象新天的新房已一年半瞭,尚雲不用再半夜起床關窗。今年濟鋼搬遷的頭一個月,他幾乎每天都能看到藍天,天天都開著窗戶。 空氣質量有很明顯的變化。

同樣在兩年前的11月28日,記者曾探訪濟鋼。那時廠區周邊的天是灰蒙蒙的,四周煙霧繚繞,空氣中還有酸味。濟鋼位於工業北路北側,地處交通要道,再加上煉鋼鐵需要大量的煤炭,工業北路上的渣土車也是非常多。

濟鋼是濟南燃煤大戶,濟南治理霧霾很重要的措施就是降低燃煤使用量。來自濟南市環保局最新數據顯示,為加快濟南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東部老工業區搬遷已完成54傢,山東球墨鑄鐵管有限公司已於2016年關停,今年7月初濟鋼實現瞭全面停產,庚辰鋼鐵將於年底停產。

尚雲沒想到,濟鋼停產後,工業北路高架也架起來瞭,周邊的環境越來越好。 濟鋼有很大一片,再加上新東站也在建設,接下來周邊的配套肯定需要提升。我感覺未來濟鋼周邊肯定會有很好居住和商業規劃,不再隻是工業區。

第二產業比重持續下降

記者梳理《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現,從2012年以來,濟南第一二三產業比例正在慢慢發生變化,其中第一產業由5.2%降低至4.9%,第二產業由40.3%降低至36.2%,第三產業由54.5%增加到瞭58.9%。

不過,記者從濟南市環保局瞭解到,濟南能源結構和工業結構型污染仍然突出,目前濟南市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為主,火電、鋼鐵、焦化、水泥、石化等重污染行業齊全,六大高耗能行業用電仍占全部工業用電的近70%,產業結構徹底轉變仍需時間。

濟南在實現東部老工業區搬遷的同時,還進一步提高環境準入門檻,依據轄區所需的環境質量要求倒推污染源最高允許排放濃度限值。同時積極推進 外電入濟 、 外熱入濟 ,持續減少濟南市煤炭消費總量。降低瞭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完成2017年秋冬季同期煤炭減少70萬噸目標。

要更徹底解決環保問題,濟南要繼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與濟南城市發展方向也是相輔相成的。 環境越來越好,產業結構越來越輕,污染物越來越少,現在區縣招商引資也不再考慮高污染企業,對於化工企業要集約發展,統一納入園區發展。 孟克非說。

治霾工作更註重細節

除瞭對能源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在治理霧霾中,濟南還提出瞭調整濟南城市結構的設想。從大氣擴撒的角度來說,濟南是凹地,不利於空氣流通,調整城市結構其實就是尋找城市風道,為氣體交換創造必要的條件。

2015年11月,在濟南市環保局所做的《濟南市大氣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對策匯報》中,備受關註的城市風道的走向和位置出爐。濟南市區近地面有三條較為明顯的通風廊道,其中第一條自長清區北部經市中區北部一直延伸到歷下區北部,第二條自歷城區西南部經市中區至歷下區南部,第三條經天橋區東部和歷城區西北部進入市區。

雖然城市風道設想尚未落地,但是它給治霾提供瞭思路,就是城市規劃要守住城市綠線。此外,濟南必須要走精細化治霾的路子。 濟南在能源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空間可能不是很大,大骨頭已經啃完,小骨頭、硬骨頭還在後面,濟南應該把著力點放到細節管理上,在散煤、機動車以及工地等方面要空間! 孟克非說,經過前期的大力治理, 大面 上的污染源實際上已經不多瞭,下一步的治霾工作將越來越瑣碎、越來越精細,甚至需要一企一策。 從60分提高到80分很容易,但是從80提高到90,甚至得滿分就難瞭。 孟克非說。
arrow
arrow

    eui622ak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